陈显栋,1930年出生于海南澄迈,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19岁时,他来到台湾省,报考了台湾复兴岗艺术学院,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61年,他代表台湾省参加了巴西“圣保罗双年展”,迅速跻身于台湾地区一流油画家之列。他的画在海外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中国的“凡高”。他先后两次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其作品《隆冬的春消息》被《美术》杂志选做封面。1999年应邀参加中国“第九届全国美展”(港、澳、台),获优秀奖。2000年应邀参加日本亚细亚美术交流展于东京上野美术馆及中国南京博物馆,2001年应海南省美协邀请个展于海口市文联艺廊。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探索中外各种艺术表现方法,试过多种媒介、材质,被誉为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中国现代油画家。陈显栋少年时代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对中国山水画的“皴”,更有根深蒂固的情感,导致了日后对画面肌理、质感的强调。1949年,陈显栋加入驻扎海南省的国民党军队阵营,负责美工、文宣事宜。1953年考入复兴岗学院艺术系后,他便决心投入西画的创作领域。自抗战中期到五、六十年代,他在学院熏陶时期,他的老师刘狮等都是印象派拥戴者,潜移默化下,自然感受到这股风潮。画家在抽象油画的表现上有覂完成划时代的突破。从而在油画画面上产生千变万化的新美学语言,我们深信陈显栋不愧为国际级油画原料学权威。然而由于他始终坚持运用新的技巧、新的方式、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以打破因循的创作路线,他不惜销毁大量不满意的作品,为达成最完美艺术境界,从而在漫长二十多年的闭关生涯当中,呈现的作品竟寥寥可数。他带给我们的是艺术纯净、三度空间的境界及禅的意境。他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东方传统精神、文化思想素养与西方绘画技法。 陈显栋曾经说过:“任何艺术的成功都必须走创新之路。能成为大家的创新者肯定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世界里发现“新”的美,并且能够使用表现这种美的新手段,比如说新的绘画语言。”陈显栋被誉为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中国现代油画家。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结合西方绘画与中国美学精华,创造出风格独特的自由而抒情的抽象绘画。营造出大气升腾与植物欣欣向荣的画面气氛,以活泼鲜明的色彩对比,强调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陈显栋以终身的毅力和真诚付出,不断探研艺术新语言。千锤百炼后,举行八十巡回展。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画家的30幅倾心力作与读者见面。中国美协数十名专家和著名画家集体出席陈显栋学术研讨会,并对他在抽象绘画语言和新媒介的探索上所作的努力给与了高度评价,甚至将他与赵无极、朱德群等著名抽象画家相提并论。而且陈显栋画作中所呈现出的对人类美好感情的歌颂和对和平、环保等问题的关注,也让人感受到了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画家深厚的人文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