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资讯 > 书画鉴赏

清代画家艾启蒙绘画作品《宝吉骝图》和《百鹿图》

时间:2017-05-05 09:37来源:网络 作者:艾启蒙 点击:
艾启蒙(1708-1780),字醒庵,生于波西米亚(今属捷克),原名Jgnatius Sickeltart,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乾隆十年(1745)来中国,从郎世宁学画,得郎氏指授,使西法中用,很快受到清廷重视,诏入内廷供奉。工人物、走兽、翎毛,与郎世宁、王致诚、安德义合称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对

艾启蒙(1708-1780),字醒庵,生于波西米亚(今属捷克),原名Jgnatius Sickeltart,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乾隆十年(1745)来中国,从郎世宁学画,得郎氏指授,使西法中用,很快受到清廷重视,诏入内廷供奉。工人物、走兽、翎毛,与郎世宁、王致诚、安德义合称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对当时宫廷绘画有一定影响。乾隆二十年(1755)曾制作紫光阁武功图中《准噶尔战功图》;乾隆三十六年(1771)孝圣皇后八旬万寿,命绘《香山九老图》,著录于《国朝院画录》;三十七年《十骏图》。传世作品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作《宝吉骝图》轴,绢本,设色,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清·艾启蒙  《宝吉骝图》  绢本  设色  纵228.5厘米  横27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署款“乾隆壬辰(1772年)孟春海西臣艾启蒙恭画”,钤印“臣艾启蒙”(白方)、“笔沾恩雨”(朱方)。幅上有隶书“驯吉骝……”诸字,另有乾隆帝满、汉文题诗各一段和清于敏中的题赞,钤“太上皇帝之宝”、“石渠重编”等12方玺印。《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此图表现了艾启蒙以西法融汇中国传统工笔画法画马的艺术能力,其表现手法极为精细,造型准确,马体肌肤上的光影和质感描绘的自然得体。画面构图十分简单,画棕色骏马一匹。此马为士尔扈特郡王策伯克多尔济所进,土尔扈特部是蒙古部族之一,明末时游牧至俄罗斯境伏尔加河下游,倍受欺凌,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该部落在首领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率领下,跋涉万余里,回归祖国,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画中名为“宝吉骝”的马匹,就是土尔扈特郡王策伯克多尔济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贡品。


清·艾启蒙  《百鹿图》  42.5厘米×423.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