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色限制 我发现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也就是大部分非常好的摄影作品中,背景的颜色不会超过3 种。即使是在人物姿态完美,光线精致的情况下,如果背景中出现过多的颜色,那么也会分散观者对拍摄主体的注意力,而被吸引到画面中的各种颜色上。 我在摄影讲习班讲解这个概念的时候,学生的反馈让我意识到这件事并没有说的那样简单。因为我们的眼睛还不太适应依据颜色将各种相似对象区分开来。例如,在街道上会看到许多小汽车,我们的大脑只是把这个场景和看到的这些对象简单地反映为“小汽车”。但你必须要训练自己的大脑像一个摄影师一样去观察,而不能和普通人一样。这样就必须要把这些小汽车看成是一个一个的小色块。当一辆红色小汽车从身边驶过,你要告诉自己“刚刚过去了一个红色块”,同样的,禁行标志则变成了一个红色八边形。
我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可以让相似的对象变得更加抽象,这样就不会辨认出它们了。可以把镜头拨到手动对焦模式,让背景完全处于失焦状态,这样所有的物体都无法识别出来,只能辨认出各自的颜色。然后我会数一下场景中所有彩色斑点的数量。如果多于3 种,我就会拉近镜头将多余的颜色排除出去,或者放弃在这里拍摄(图4~ 图6),如果发现颜色不多于3 种,我就可以把镜头调回自动对焦然后开始拍摄(图4~图6)。
我确信这个技巧对于拍摄成功非常有帮助,能够得到高端客户的青睐。简洁的背景会让照片格调高雅,拍摄主体则会突显出来,而所要传递的视觉信息也会非常清晰(图7)。不管拍摄全家福、还是婚礼,甚至是高中生的班级合影,这个技巧都极为重要。 3什么时候打破规则 这只是一个可以灵活运用的技巧,而不是一个要时刻遵循的规则。如果感觉场景中较多的色彩有助于提高照片质量,则可以打破这个规则。但是在80%的情况下我都会遵守三色限制原则。它对拍摄人物肖像特别有用。如果我能很好地平衡各种颜色与拍摄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夫妇两人在一边,而各种颜色在另一边,或者各种不同的颜色位于拍摄主体的两边能够保持照片的平衡,那么我也会打破这个规则(图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