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资讯 > 艺术大师

中国当代浙派山水画家童中焘简介

时间:2019-07-18 09:29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童中焘,别名童孟火亨,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为陆俨少的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应邀参加浙江

童中焘,别名童孟火亨,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为陆俨少的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应邀参加浙江省十大画家首都展。擅长山水画,林无静树、川无停波,骨气清刚、风神秀发,奇崛与豪隽共济,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浙派山水画家。

童先生为顾坤伯教授的入室弟子,曾任陆俨少教授的助教。在中国山水画的继承、开拓和创新上具有非比寻常的艺术指导意义。童先生学养高深,于传统文、史、哲、经及西方哲学、美学都有全面深广的涉猎,并孜孜不倦地加以探索。从而在山水画的创作上确立他自身风格高华、思辩缜密、豪迈俊朗而又恣肆纵横的阳刚画风。

童中焘艺术特点

童中焘画大多表现了清秀雅致的江南景色,追求意境,而且非常重视笔墨,作品洋溢着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气息。他的作品风格是空灵、轻松、淡雅,画中表现出一种宁静安详、没有污染的意境。他用笔比较清刚,但是却很生动,舒朗而结实,随意而严谨。童中焘对中国山水画不乏独到见解。他认为,山水画须笔墨、形式、意境三者皆有,不可或缺,尤其注重意境和笔墨,认为笔墨是中国画最根本的手段,能够结合时代的趣味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理法,又按照中国山水画的规律去创造新的趣味,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将中国的文化精神创造到山水境界里面去。中国画的传统重在意境,童中焘在创作中更是强调画中的诗意情境,达到了用视觉唤起听觉感受的绝妙境界。

童中焘的山水画有着强烈的人格化倾向,体现了画家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其人生学养、视野宽度和思维深度的总体反映。他秉性正直、不染世俗,格外注重传统,并以发扬光大传统为已任,他不对传统进行复现,而在其精华的框架上构筑自身的境界。

综观童中焘众多美不胜收的画作,可以强烈地感到奇崛与豪隽共济的总体艺术风格。运笔劲健,挥洒自如。用墨则干湿浓淡,随意应变。造型、质量、力度、空间、韵律、俱自“厚积薄发”、以少胜多、取象不惑、以意命笔的笔墨中见出。构图则独辟蹊径、恣肆中含章法,颖异中见谨严。更有意境耐人追想。禀造化之秀,有无穷之趣,将中国文化精神那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特点,以奔放豪纵的形式加以显现。

童中焘艺术成就

童中焘先生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我认为人生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童老师德才具备,已经达到超高境界!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浙派山水国家,童中焘对中国山水画不乏独到见解。他认为山水画须笔墨、形式、意境三者皆有,不可或缺,其中“笔墨是最根本的手段”。他说得明白,“知识才知变”、“变发展常”,照搬前人的笔墨、形式,或者模仿前人的意境,都不是“灵变”。他的创作正是他艺术主张的实践。譬如画宁波报国寺景色的“云深松翛”,那古朴深邃逸迈的境界,也是通过似疏而实、似漫而紧的笔墨来完成的。近景一排松树,枯笔扫出,几近干擦,十分大胆而又恰到好处地交代了苍劲的形质和仿佛“翛然而往,翛然而来”的空灵神致。

童中焘代表作品

《南湖图》、《井岗山》、《竹风潇洒》、《东方大港》、《山水清华》、《长江万里图》、《江山万里》、等。出版有《童中焘画集》、《山水速写-搜尽奇峰打草稿》、《童中焘国画解析》、《童中焘山水画选》、《荣宝斋画谱167--写意山水》等;编著有《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的透视》等。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