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资讯 > 艺术大师

清代书画家董邦达简介

时间:2018-06-06 14:30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董邦达(1699-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闻、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礼部尚书,谥文

董邦达(1699-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闻、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

董邦达走的是科举致仕的道路,一生官运亨通。雍正三年(1725)拔贡。七年,乡试中举,经刑部尚书励廷仪保举,以七品小京官在户部行走。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1737)授为编修。次年典试陕西。

乾隆六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时方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诸书,奉命入内廷襄事。旋授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晋侍讲,再晋侍读学士,入直南书房。

乾隆十二年,授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遭母丧回籍。服未及阕,诏以素服入直内廷。嗣充会试副总裁,实授礼部侍郎。

乾隆十八年,主持江西乡试。此后,多次扈从巡幸,充殿试读卷、经筵讲授、武会试总裁等官,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署翰林院掌院学士,迁工部尚书,转礼部,复转工部,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三十四年,以老乞休。是年七月,以疾卒,赐祭葬如例,谥曰文恪。墓在富阳新桐乡(今三山镇)新店村,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董邦达具有双重身份——官员和画家。作为官员的董邦达,一生可谓仕途通达,荣耀万分。从董邦达的身世看,他是走的是科举之路,高中进士,身为朝廷命官,平日忙于公务,作画只能是董邦达的“副业”,因此他并不是一位职业画家;但作为画家的董邦达,他又确实擅长此道,尤其以山水画闻名,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其画风远师“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近学“四王”(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而且董邦达工于书法,篆隶古朴。他的山水画作品多用枯笔,而气势磅礴,生面别开,水墨疏淡,设色淡雅,用笔轻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极浓。

由于董邦达既是位地位很高的官员,同时又擅长作山水画,而且皇帝还颇为欣赏其画艺,乾隆皇帝经常给他的画题字,所以在他流传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臣字款”的画幅,就是专门为皇帝而画的作品。从清朝的绘画来看,“臣字款”画数量很多,但是“臣字款”画作者的身份地位却悬殊颇大,其中既有金枝玉叶的宗室,还有地位显赫的官员,也有身份比较低下的供奉宫廷的职业画家。董邦达的存世作品中就有不少“臣字款”的画幅。董邦达作为乾隆身边重要的文臣,有时候也会给乾隆皇帝代笔。

根据清乾隆、嘉庆两朝编纂的《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丛书统计,《石渠宝笈初编》收录有董邦达书画作品19件,《石渠宝笈续编》里有董邦达作品139件,《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有112件,总计著录270件。数目之大,在清宫书画家里是较为罕见的,可见清朝皇帝对董邦达书画作品的认可和欣赏程度。

从传世的董邦达作品看,他的画作气韵苍茫,格调幽深,的确具有董源、巨然、元四家、董其昌等人的用笔风格。他作画善用枯笔勾勒,淡墨皴擦,画面上的线条细秀圆润,轻盈柔美。在山水主体绘制完成后,常以水墨之法进行烘染,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充满古韵。因此《桐荫论画》评论董邦达绘画说其创作“笔墨深入古法,神韵悠然,足称画禅。”除了绘画之外,董邦达在书法创作上也颇具功力。受到当时帝王书法和科举应试馆阁体的影响,董邦达书法也中规中矩,结体端庄。

董邦达除了自己在绘画艺术的成就外,他还对清宫内廷的一些画家亲身传授,培养了一批学生,堪称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清中期著名画家钱维城曾师从于他。董邦达长子董诰亦是著名画家。

董邦达传世书画作品数量较多,主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等地。

作品:《苏堤春晓图》、《曲院风荷图》、《秋林渔隐图》、《紫云洞诗意图轴》、《静宜园二十八景图轴》


董邦达 曲院风荷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