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展览

为往圣继绝学:郑伯萍、郑明轩书画作品展

时间:2015-11-16 21:56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郑伯萍,1942年8月30日生,上海市人。吴湖帆高足俞子才的弟子,又经国学大师陈从周亲炙,为张大千、吴湖帆的再传弟子,诗、书、画俱精,所作山水、云烟飘渺,草木华滋;花鸟兼综雍容野逸之趣;画风明润清雅,韵逸俊秀,清净雅致,超凡脱俗,蜚声画坛,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从画风上看

郑伯萍,1942年8月30日生,上海市人。吴湖帆高足俞子才的弟子,又经国学大师陈从周亲炙,为张大千、吴湖帆的再传弟子,诗、书、画俱精,所作山水、云烟飘渺,草木华滋;花鸟兼综雍容野逸之趣;画风明润清雅,韵逸俊秀,清净雅致,超凡脱俗,蜚声画坛,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从画风上看,郑伯萍先生的画在不经意中充盈浓郁的韵律感和灵动感。尤其是他的山水画,每块岩石、每棵树都具有一种独特的灵性,都被一种清翠欲滴的滋润感所笼罩着,水成了整幅画的生命的所在。他不刻意追求个人的风格,但笔墨中无不表现出特有的清静无为和那种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人文情趣,构成其空灵静雅、洋溢着人为精神的艺术境界,并以纯而又纯的笔墨情趣,展示出中国画应有的本色。

其子,郑明轩1973年出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西画科班毕业,如今受教于父亲,默默地画起了工笔人物画,且出手不凡。

 

 

郑明轩的工笔人物画,法度严谨,镕古铄今,极尽丹青之妙。唐、五代女子体态丰腴,明轩先生画出了盛唐的审美时尚:人物举手投足温文尔雅,器具物件出之有据,服饰华丽而不妖冶,反映了他对传统艺术美的理解。

2015年11月12日至15日,郑伯萍、郑明轩书画作品展在上海艺博会四楼A27-30展位展出,本次展览由上海煌杰画廊主办。

上海“煌杰画廊”,创立于1997年,其原名“皇极画廊”。“煌杰”之名源自北宋大思想家邵雍所著的《皇极经书》一书,皇,意为“至大”;极,取不可超越之意。画廊坐落于文化气息浓郁的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上,经营面积约150平方米,画廊主要经营近现代海派书画家及当代上海名家的书画作品。既有传统精髓的展示,又不乏对现代艺术的追求。经营者是画廊的灵魂,意在把艺术作品推向社会,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品质,此乃画廊经营者的主导思想之所在。

 

 

而本次展览已是煌杰画廊继2013、2014年之后的第三次举办郑伯萍 郑明轩书画作品展了。漫步郑氏父子的书画作品之中,我的思绪就随着那犹如初生婴孩儿般纯真与无邪的憧憬一同直上云霄。在漫步云端的惬意与舒适之后,恍若隔世,于云深处忽听历代先贤的谆谆教诲,令我颇有如沐春风之感。纵观历史,在文明意识进入绝境之处,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归“往圣”,就会重新结合出新的普世哲学。人类的伟大思想家,基本上都崇尚这种“开倒车”,在传统的伟大中去寻找自我。故而观此次画展,我感慨颇深。

郑伯萍先生师承俞子才先生,为梅景书屋的嫡传弟子,对传统的认识是从一开始便扎实于宋元的刻画简率,以箫疏松秀的笔墨作形神兼备的形象,无论烟云灭没、岚光浮动的山水,还是立意古雅、艳逸天成的花鸟,也无论五彩缤纷的活色生香,还是水墨清淡的意蕴悠远,无不体现了精工实能之诣,而绝去僵化板刻之弊,皆有清新古雅之气,早已蜚声画坛。在本次展览中很多作品,他更是开拓性地将青绿设色在生宣上铺染,使画面色彩更为清透,并产生生拙的意趣。更可贵的是其子郑明轩先生的画笔,作为一个西画科班出身,38岁才开始习国画的艺术家,竟然能对传统有着如此的体悟和造诣!令我不自觉的联想到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得不说,相比于前两次画展,本次画展进境很大,作品更显高古,也更具新颖,可用“突飞猛进”四字概之。本次展览共展出郑伯萍 郑明轩父子50余件作品,题材涵盖了山水、花鸟、高仕、仕女以及婴戏。作为梅景书屋的嫡传,其父子二人皆奉元代赵孟頫的“画贵有古意”为圭臬,这就不由得将它的意义联系到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次展出的作品,人物造像追寻可至盛唐。所作高士、仕女,高华雍容,一洗酸颓狂怪,有盛世之风华。尤其是所作仕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端庄窈窕,我见犹怜。画法多为工整重彩,辉煌灿烂,有堂皇的气象;偶作水墨,不施丹青,却又光彩照人,清芬可掬,真所谓“浓妆淡抹总相宜”。难得的是,在传统矿物色的基础上结合了部分唐卡和日本岩彩颜料,使画面更显鲜明多彩。所谓国色天香,既是唐宋的天心明月来照今世人,又是今世的天心明月曾照唐宋人。且上两次的展品,多由其父郑伯萍先生补山石花树的背景并题款,这次则多为明轩先生独立完成,从而使画面的整体气氛更显完整统一,由此可见,郑明轩先生的艺术真正进入了成熟之境。

在谈到本次画展的亮点时,煌杰画廊的张小姐表示,在创作题材上,尤为可贵的是,除高士、仕女之外,还增加了婴戏的内容。婴戏图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母题,它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以血缘家庭为社会根本的孝文化。宋之前盛行于主流绘画的创作中,明之后盛行于民间绘画的创作中。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婴儿,正是香火绵延的基本保障。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复归于婴儿”(《老子》)。郑明轩先生的创作,以宋人为本而糅以唐人的辉煌、泽以时代的精神,民之初生,也正是人文之永恒。

 

 

正如郑明轩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在艺术创作中对于传统、对于古意是如何理解以及把握时谈到,近百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美术界对于国画的认识,创新的影响大于传统。然后,绘画其实只是小技,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则是无比深远的。诚如赵孟頫所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可见古意是“道”,需要全方位提升自身修养才能获得。不了解古人的方方面面,又如何能画好古人呢?郑明轩先生明乎此理,遂从这点入手,仰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里,得益匪浅。

我们从他所画的人物画作品看,高士还是仕女,体态丰腴,面目和善,举手投足,温文尔雅,服饰器物是经过严格考证的,盛唐的社会风尚跃然纸上。继而循着与梅景书屋画学同一体系的张大千先生的路子,郑明轩先生一路追述唐、五代、宋、元诸家,从摹到临,学习古贤的绘画语言,不生搬硬套,却在心中取其本真,细辩各家绘画技法和着色方法,体味其中深厚悠远的古韵,焚膏继晷,一刻不敢松懈。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养人的,做学问是用来润身的,不是拿出来显摆的。书画同理,在历经了漫长的传统文化的浸淫之后,慢慢才能养出自己的风格。急于探索自己的风格,处处所谓创新,其实没这个必要,急于找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风格是纯个人的东西,需要慢慢的流露。

郑明轩先生认为,学古的目的不在于拘泥于古,而是在于如何去悟“古意”,以“古意”来重塑自我。创新是在此历程中自然形成,在有无之间,何况孔子也自称“述而不作”。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表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足见,唯有传承才能创新。哲人有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样的“越是传统的,才越是创新的。”

对于举办这次展览,煌杰画廊表示:“煌杰画廊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理念,近20年一直致力于推广海派书画和当代书画,希望把艺术作品推向社会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品质。梅景书屋是海派艺术中重要的分支,此次展览通过展出梅景书屋重要的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一方面旨在全面的梳理梅景书屋的艺术,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呈现郑伯萍、郑明轩父子的作品,展示当代艺术家对海派书画艺术的传承。”在未来,上海煌杰画廊还将继续对梅景书屋的艺术家以及与梅景书屋有关的当代艺术家举办专题展,梳理海派艺术,对繁荣海派近现代和当代书画,引导艺术的发展,为美术爱好者、收藏家、画廊以及艺术市场起到绵薄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