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教程 > 书画知识

简析宋人册页

时间:2017-04-07 10:50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宋-驯禽俯啄图页----绢本,设色,纵25.7cm,横24.1cm 在宋代绘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尺余见方的小品画。这些小幅作品,原先可能是宫殿中配置在屏风上的装饰画,或者是画在纨扇上的装饰画,后人为了更好地欣赏和保存,装裱成页,结集成册,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人册页。宋人册页包括了山

简析宋人册页
宋-驯禽俯啄图页----绢本,设色,纵25.7cm,横24.1cm

在宋代绘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尺余见方的小品画。这些小幅作品,原先可能是宫殿中配置在屏风上的装饰画,或者是画在纨扇上的装饰画,后人为了更好地欣赏和保存,装裱成页,结集成册,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人册页。宋人册页包括了山水楼阁、花鸟草虫、人物故事等几乎所有的绘画题材。册页画面小,容量少,不可能画一些宏伟的场面和严肃的大题材,而更适合表现一些景物精炼集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富有情趣意境的画面。

至北宋时期,山水画已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高峰,气魄雄浑的高山大川作为画面的主体,带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宋室南迁后,江南地区平缓的丘陵山地,水波不兴的河湖,丰润的草木,精致的楼阁亭榭渐渐映入画家眼帘,成为他们笔下描绘的对象。在咫尺绢幅中表现山水,需要将自然景物浓缩凝练,山之一角,林之一隅,诗意盎然,意境深邃。南宋四家中的马远、夏圭,有“马一角、夏半边”的别称,是因二人喜作一角半边式的构图。马远的《梅石溪凫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其典型的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对比。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构图的作用,又是画面中的点睛之处,一片“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夏圭的小品山水意境幽深,如《烟岫林居图》以墨色浓淡的依次递减营造出空间层次。《雪堂客话图》画江南雪后景色,大雪初停,天色还很阴郁,坡岸山冈上积雪皑皑,画家运用渲染和留白的手法,在画面中形成反差很大的黑白对比效果,又在树梢、屋檐、石尖等处施以白粉,用来强调雪光的耀目。《遥岑烟霭图》取景开阔,景物只占画面下方很小的一部分,远处层层山冈被茫芒雾霭环绕,若隐若现,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更深远的地方。图中墨色湿润,加之大量水分,使笔画充分融入水墨之中,把江南山川的灵秀滋润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册页中的山水少有全景式的构图,而是大胆截取一些局部并将它放大。好像摄影机的变焦镜头,把远处的山峦不断拉近,最终成为一个特写式的画面。画家的观察由整体把握趋向深入细节,由远观转为近视,甚至深入其中。册页中的山水虽然是经过剪裁的片段,但在构图上并没有残缺的感觉。画家在经营位置时更加在意各部分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有景处与无景处之间的对比,也就是实与虚的对比。南宋山水中的空白处大面积增加,为有限的景物引申出无限的意蕴,作品兼有坚实与空灵之美,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给观者“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想像空间,达到神游的审美乐趣。同时南宋画家在用笔方式上更为放逸,行笔快捷、线条清晰的斧劈皴法,使画面呈现出劲爽刚硬的效果。

宋人册页中以建筑楼阁为表现对象的作品也有很多。宋画注重理法,状物精微的风格在建筑绘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画家笔下的亭台楼榭“向背分明,不失绳墨”,结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柳阁风帆图》绘溪水寒林,峭壁危崖,远山空蒙,白云缭绕,溪前敞榭只以粗笔界尺寥寥勾出,榭中人物凭栏远眺,于湖光山色映衬下,画面清秀、明净而略显空寂。《深堂情趣图》写山斋数楹,葱树掩映,一人于堂中抚琴,二鹤在琴声中闲行,远山一带,巨壑空茫。建筑用笔粗浑,轻刻画,重意境,形象概括,脱略简化细部而不失准确真实。整幅清新明净的情境给了作为绘画主体的建筑以含蓄而富于想像的空间依托,使画面具有了诗一般和谐浑融的意境。《仙山山楼阁图》以青绿重色描绘山水建筑,左半部山石层层叠起,楼台殿阁自山脚下湖水边随着山势逶迤推高,直至半山,右半边水面荷叶点点,远山屏立,朵朵祥云飘渺其间。山石空勾填色,线条工细,不用皴法,承续唐人传统。画面明丽润泽,给人清新之感。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和极盛时期,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宣和画谱》的著录中,花鸟题材占了一半以上,可见花鸟画在宋代创作之盛况和宫廷对花鸟画的重视程度。宋代画院制度完善,宫廷绘画的风貌直接统领画坛,在花鸟题材方面注重表现的真实性,刻意求工,高度写实。南宋的花鸟画册页构图简洁,主题突出,描绘精密。林椿的《果熟来禽图》选取果木的一枝写秋景,木叶泛黄,果实累累,一只小鸟蓦然飞上枝头,打破了空间的宁静。折枝画法发挥了小幅的特长,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勒,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咬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可见画家从自然景致中“摄集花形鸟态”的高超写生能力。画外的情趣、诗意与画意相结合,加强了花鸟画借物抒情的目的,令人赏心。宋人无款的《出水芙蓉图》在构图上删繁就简,明洁奇巧,一朵粉红色盛开的荷花占满了全幅,花朵饱满,质感轻盈,既保持了画院花鸟画“要物形不改”状物精微的写实精神,又表现出作者蕴藉空灵的审美追求。马远的《白蔷薇图》,以细笔勾出花形,白粉晕染,硕大的白蔷薇花在深色枝叶的相衬下,格外夺目显眼。而款署“李嵩”的《花篮图》中则是杂花参差,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充满春天的明媚。

前文谈及的《梅石溪凫图》也可以看作是花鸟画,画家将山水画与花鸟画具体而微地有机组合,山水中因为有了花鸟融入而生气盎然,苍劲的水墨也不再那么冰冷;花鸟也因为环境的烘托而更加真实自然。这种山水与花鸟结合的格局开创了南宋院画的新风貌。以水墨为主的《秋柳双鸦图》体现出另一种个性化的特色,作者梁楷以“减笔”画闻名,图中以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曲线,勾画出秋夜空寂的意境,构图、笔墨到形象刻画,用笔都简到不能再简的地步,对物象高度概括又不失传神,带有一定的文人笔墨情趣。

画册页中也不乏人物画题材。李东的《雪江卖鱼图》是一幅表现民间生活情趣的山水小景。画面以渔舟上卖鱼的蓑翁与酒店里买鱼的食客的活动为中心,着笔虽然不多,却将二人的形象和动态表现得灵活有趣。其余景物颇为简洁,远山洗练概括,树木多用短直笔画,点画相间,追求一份拙意。无款的《柳荫高士图》中绘一黄衣老者憩于河畔柳树之下,对岸芦荻丛生,有一白鹭独立,意境空阔。人物形容清瘦,神态悠然。衣纹用方硬的折芦描法,笔法放逸,显示出隐逸高士放诞豁达的不羁气质。北京故宫藏有两幅表现杂剧人物的图页,是记录宋代民间杂剧最为真实而直接的史料,宋杂剧以表演当时发生的世俗故事、暴露黑暗、讽刺劝戒的滑稽短剧为主,每场四五个演员,各有分工,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戏剧表现形式。画中人物造型准确,形态生动自然,笔法纯熟松弛,线条圆润。其中一位女角小足而着弓鞋,可知缠足的习俗在南宋已经流行。这种真实记录民间风俗的绘画还有李嵩的《货郎图》、《骷髅幻戏图》,描绘女性生活的陈清波的《瑶台步月图》、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以及《秋庭婴戏》、《蕉荫击球》等大量表现儿童游戏题材的作品。

宋代册页画的作者几乎都是画院画家,其中有些极负盛名。如马远,一门五代相继供职于画院,以马远成就最高;夏圭,与马远同时稍晚,宋宁宗时供职于画院,任待诏,后世多以“马、夏”并称;林椿,宋孝宗时为画院待诏,由于画艺高超,受赐金带,所绘以花鸟、果品、草虫小品为多,当时赞为“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苏汉臣、陈清波、李嵩等都是史有记载的画院画家。此外,一些无款的作品,从艺术水准来看,也应该是出自画院画家之手。

这些精美的画幅小中见大,描绘的内容丝毫不亚于大幅的立轴或长长的手卷,自然界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人世间的民生百态都集中在这尺幅大小的画面中,充满了精致且耐人寻味的意趣,凝集了无限深远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